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4-27

雙金屬溫度計的校準前準備


  1. 標準器選擇:選用精度等級至少比被校準雙金屬溫度計高一級的標準溫度計,如二等標準溫度計或高精度的鉑電阻溫度計等,標準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應覆蓋雙金屬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2. 輔助設備:準備恒溫槽,要求其溫度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良好,溫度波動應在 ±0.1℃以內;還需準備用于固定溫度計的夾具、攪拌器等輔助工具,攪拌器用于使恒溫槽內溫度均勻。
  3. 環(huán)境條件:校準環(huán)境溫度應保持在(20±5)℃,相對濕度不大于 80%,周圍無強磁場、無振動,且無明顯的空氣對流。
  4. 被校溫度計檢查:檢查雙金屬溫度計的外觀,表盤應清晰、無破損,指針能靈活轉動,無卡滯現(xiàn)象,雙金屬溫度計的感溫元件應無變形、損傷等缺陷。
熱工實驗室,創(chuàng)新無極限!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

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熱工計量

雙金屬溫度計校準步驟


  1. 安裝固定:將雙金屬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同時垂直插入恒溫槽中,使它們的感溫元件處于同一深度和位置,并用夾具固定好,確保溫度計與恒溫槽內的介質充分接觸,且不與槽壁、槽底接觸。
  2. 零點校準:將恒溫槽溫度設定為 0℃,待溫度穩(wěn)定后,觀察雙金屬溫度計的指針是否指在 0 刻度位置。若有偏差,可通過調整雙金屬溫度計的調零機構,使指針指向 0 刻度。
  3. 多點校準:根據雙金屬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均勻選取至少 3 個校準點,例如測量范圍為 0℃ - 100℃,可選取 25℃、50℃、75℃三個點。將恒溫槽分別升溫或降溫至選定的校準溫度點,每個溫度點穩(wěn)定保持 10 - 15 分鐘,待溫度穩(wěn)定后,記錄標準溫度計的示值和雙金屬溫度計的示值。
  4. 偏差計算:計算雙金屬溫度計在各校準點的偏差,偏差 = 雙金屬溫度計示值 - 標準溫度計示值。將偏差與雙金屬溫度計的允許誤差進行比較,判斷是否符合精度要求。一般工業(yè)用雙金屬溫度計的允許誤差為量程的 ±1.0% - ±1.5%。
  5. 回程誤差測試:在完成升溫校準后,按照與升溫校準相反的順序,將恒溫槽溫度依次降至各校準點,再次記錄雙金屬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的示值,計算各校準點的回程誤差?;爻陶`差 = 升溫時示值 - 降溫時示值,回程誤差應不大于允許誤差
黃浦區(qū)熱電偶熱工計量校準公司數據有精度,企業(yè)有未來!

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熱工計量

溫度數據采集儀校準步驟

 

1. 連接與預熱

1.將標準溫度計與數據采集儀探頭同置于恒溫槽,確保充分接觸介質。

2.連接設備電源及信號線,預熱30分鐘至系統(tǒng)穩(wěn)定。

2. 零點/量程校準

1.零點:恒溫槽設為量程下限(如-50℃),穩(wěn)定后對比標準值與采集儀讀數,調整零點參數至誤差≤±0.2℃

2.量程:升溫至上限(如200℃),調整增益參數使誤差≤±0.1%FS。

3. 多點線性校準

1.均勻選取5-7個校準點(如-50℃0℃50℃…200℃),依次測試并記錄數據。

2.計算各點誤差(采集值-標準值),要求設備標稱精度(如±0.5℃)。

4. 回程誤差測試

1.升降溫循環(huán)測試,計算同一點正反向比較大偏差,應≤0.3%FS。

5. 穩(wěn)定性測試

1.恒溫槽固定中間點(如100℃),持續(xù)4小時,每15分鐘記錄一次數據。

2.輸出波動應穩(wěn)定性指標(如±0.2℃/4h)。

溫濕度記錄儀校準步驟

 

1.設備連接與預平衡

1.將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和精密露點儀與被校記錄儀傳感器并列置于恒溫恒濕箱中心區(qū),間距≤5cm

2.通電預熱30分鐘,初始設定溫度25℃、濕度50%RH,靜置1小時消除傳感器滯后效應。

2.校準點選擇

1.溫度校準點:量程下限、常溫點、上限。

2.濕度校準點:在20℃環(huán)境下選取20%RH、50%RH80%RH三點。

3.溫度校準

1.設置箱體至-20℃,穩(wěn)定后記錄標準值與記錄儀數據,修正零點偏差。

2.升溫至60℃,調整量程增益使誤差≤±0.5℃。

4.濕度校準

1.設定20℃/20%RH,穩(wěn)定30分鐘后校準低濕點,調整濕度零點參數。

2.升濕至80%RH,修正量程線性度,允差≤±3.0%RH。

5.多點驗證

1.組合校準點測試:-10℃/30%RH、25℃/60%RH、50℃/85%RH

2.每點穩(wěn)定后記錄10組數據,計算非線性誤差。

6.回程誤差測試

1.溫度循環(huán):-20℃→60℃→-20℃,檢測同溫度點升/降溫偏差。

2.濕度循環(huán):20%RH→80%RH→20%RH,驗證滯后誤差。

7.長期穩(wěn)定性驗證

1.40℃/75%RH工況下連續(xù)運行8小時,每小時記錄數據。

2.比較大漂移量:溫度≤±0.5℃,濕度≤±3%RH。 上海英菲,助力熱工計量!

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熱工計量

廉金屬熱電偶校準步驟

 

1.設備準備與退火處理

1.將標準熱電偶與被校廉金屬熱電偶(如K型)捆扎置于管式爐均溫區(qū),測量端間距≤10mm。

2.進行退火處理:在最高使用溫度(如600℃)恒溫2小時后,以≤100℃/h速率冷卻至室溫。

2.校準點測試

1.選取校準點:量程下限(0℃)、中間點(300℃)、上限(600℃。

2.從低溫至高溫逐點升溫,每個溫度點穩(wěn)定后(波動≤±1℃),同步讀取標準熱電偶與被校熱電偶電勢值。

3.按分度表換算溫度值,計算誤差ΔT=被校值-標準值(允許誤差參考IEC 60584,如±2.5℃±0.75%t。

3.回程誤差測試

1.從上限溫度以≤50℃/h速率降溫,在相同校準點記錄數據。

2.計算升/降溫過程中同一溫度點的比較大偏差(應允許誤差的50%。

4.穩(wěn)定性驗證

1.在中間校準點(300℃)連續(xù)恒溫4小時,每小時記錄1次電勢值。

2.比較大漂移量應≤±1℃(工業(yè)級熱電偶典型指標)。

5.冷端補償校準

1.斷開爐體,將熱電偶參考端置于0℃冰點器內。

2.測量常溫端補償誤差,修正采集系統(tǒng)冷端補償參數(誤差≤±0.5℃。 英菲計量,讓誤差更小??!浦東新區(qū)溫度開關熱工計量檢測

英菲計量,更適合企業(yè)的計量!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

熱像儀計量校準的具體的校準方法和步驟

校準前準備


  1. 設備準備:標準器采用鉑電阻溫度計或輻射溫度計,準備滿足校準規(guī)范的輻射源,如高精度的黑體輻射源。
  2. 環(huán)境條件:校準時的溫度應為 23℃±5℃,相對濕度應不大于 85%(無結露),外界無較大干擾源。
  3. 人員要求:校準人員應熟悉校準規(guī)程和待測設備的性能參數,會規(guī)范使用設備,比較好是通過培訓或有同種校準經驗的人員。

校準流程

  1. 外觀檢查:檢查待校準熱像儀外觀是否潔凈,有無形變、破損,數字顯示是否清晰,各部件是否齊全、連接是否緊固,設備的名稱、型號、性能參數、使用說明等資料是否齊全。
  2. 基本功能檢測:確認待校準設備部件齊全,按鍵、電源等正常,正常工作。
  3. 性能檢測
    • 準備校準實驗室:在校準實驗室中,使用高精度的熱像儀參考源,將參考源均勻排列,以便熱像儀進行測量。
    • 執(zhí)行校準:熱像儀依次指向每個參考源,并記錄每個溫度下的信號值。校準軟件捕獲這些信號值和參考源的溫度值,并用于繪制曲線。
    • 數據分析:校準完成后,將熱像儀的數據載入校準軟件中進行分析,確定熱像儀的準確性和精度。

校準結果處理

  1. 判定:根據校準數據判定被測儀器,如所有校準項目均合格則出具檢測證書,如有不合格項目,要做好標注,出具檢測結果通知。
楊浦區(qū)溫度顯示儀熱工計量校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