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抗體技術(shù):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熒光顯微鏡判定結(jié)果的檢測方法。免疫熒光測定: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特殊儀器測定熒光強度而推算被測物濃度的檢測方法。免疫熒光實驗步驟:直接法測抗原:基本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其優(yōu)點是方法簡便、特異性高,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缺點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檢查一種抗原就需要制備一種熒光抗體。此法常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檢查和腎炎活檢、皮膚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免疫熒光技術(shù)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相關(guān)疾病和自身免疫病。Brdu免疫熒光試驗
細胞的固定及免疫熒光:吸去一抗,使用PBS浸洗 3 次,每次 5 min。向孔內(nèi)滴加足夠量適宜濃度的二抗,37℃,室溫避光孵育1小時。注意二抗帶有熒光素標記,因此操作過程盡量在暗處進行。吸去二抗,使用PBS浸洗 3 次,每次 5 min。向玻片上滴加DAPI,或者Hoechst復染細胞核,一般為藍色熒光;避光孵育5-10min。使用PBS輕洗細胞3 次,每次 5 min,洗去多余的DAPI。取爬片時由于爬片與培養(yǎng)皿底結(jié)合較緊,張力較大,可將注射器針頭針尖向背面做個小鉤,這樣將爬片輕輕勾起,用小鑷子取出即可。用吸水紙吸干爬片上的液體,用含抗熒光淬滅劑的封片液封片,注意將爬片反過來貼于多聚賴氨酸載玻片上,然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采集圖像,注意選擇抗體對應的激發(fā)光源。X Hu Nuclei免疫抗體使用已知熒光抗原標記物質(zhì)來檢查相應抗體的方法被稱為熒光抗原技術(shù)。
熒光的猝滅:熒光分子的輻射能力在受到激發(fā)光較長時間的照射后會減弱甚至猝滅,這是由于激發(fā)態(tài)分子的電子不能回復到基態(tài),所吸收的能量無法以熒光的形式發(fā)射。一些化合物有天然的熒光猝滅作用而被用作猝滅劑,以消除不需用的熒光。因此熒光物質(zhì)的保存應注意避免光(特別是紫外光)的直接照射和與其他化合物的接觸。在熒光抗體技術(shù)中常用一些非熒的色素物質(zhì)如亞甲藍、堿性復紅。伊文思藍或低濃度的過錳酸鉀、碘溶液等對標本進行得當復染,以減弱非特異性熒光本質(zhì),使特異熒光更突出顯示。
免疫熒光-實驗步驟:細胞爬片免疫熒光:在培養(yǎng)板中將已爬好細胞的玻片用PBS浸洗3次,每次5min;(圓蓋片:13mm24孔;18mm12孔;20mm6孔)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5min0.5%TritonX-100(PBS配制)室溫通透20min(細胞膜上表達的抗原省略此步驟);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吸水紙吸干PBS,在玻片上滴加3%的BSA(PBS配置),室溫封閉30min5,吸水紙吸掉封閉液,不洗,每張玻片滴加足夠量用PBS稀釋好的一抗并放入濕盒,4℃孵育過夜。加熒光二抗:PBS浸洗爬片3次,每次5min,吸水紙吸干爬片上多余液體后滴加稀釋好的熒光二抗,濕盒中室溫孵育50min。免疫熒光技術(shù)可以用于研究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
免疫熒光的原理和類型:免疫熒光利用熒光分子或熒光團在一定波長(分子的吸收光譜)下吸收光子的特性,經(jīng)過短暫的間隔(發(fā)射光譜)后以較高的波長發(fā)射光子,并伴隨能量損失。發(fā)射的熒光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熒光團可以通過可見光或紫外光激發(fā)。具有高光穩(wěn)定性和熒光量子產(chǎn)率的熒光染料可在市場上購買,其激發(fā)較大值跨越從400到>700nm的波長范圍。它們不會損傷活細胞,可安全用于生物制劑。在進行免疫熒光檢測時,首先對細胞或組織進行固定和透化處理。進行免疫染色時,熒光團與目標抗原的抗體結(jié)合,然后使用成像顯微鏡觀察熒光信號。根據(jù)使用的抗體和所需的信號擴增,免疫熒光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類型。免疫熒光技術(shù)在生物學研究、醫(yī)學診斷和藥物開發(fā)等領(lǐng)域具有普遍應用。occludin免疫熒光分析
熒光抗體法是利用熒光標記的抗體來追蹤或檢查相應抗原的方法。Brdu免疫熒光試驗
免疫熒光注意事項:對照實驗的設置:1、內(nèi)源性組織背景對照:某些細胞和組織可能有固有的生物學性質(zhì),會產(chǎn)生背景熒光,對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例如色素脂褐質(zhì)。因此在孵育一抗前,應對樣品進行觀察,確??乖旧頉]有信號。2、陽性對照:用確認含有待測抗原的組織或細胞,與待測標本進行統(tǒng)一處理,結(jié)果應為陽性,可證明待測抗原有一定活性并且實驗過程中用的試劑及方法均可靠。3、陰性對照:與陽性對照相反,用明確不含有待測抗原的細胞或組織切片染色,結(jié)果若為陰性,可排除染色過程中由于非特異性染色造成的假陽性結(jié)果。Brdu免疫熒光試驗